Search : travel cheap airfare discount hotels forex exchange cheap hotels airline tickets hotel booking cheap flights 

慢性運動傷害不易察覺 中醫治筋骨勞損有良方 *

運動有益健康,但過度運動或姿勢不良,卻可能帶來運動傷害。特別是許多年輕人高估自己體能負荷,或抱著不落人後的心態下,勉強自己過度運動、激烈運動,結果反而有損健康。中醫師黃慶雲表示,一般運動傷害大致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兩種。急性運動傷害由於症狀顯著,因此一般人不敢掉以輕心;但對於症狀不明顯的慢性運動傷害,反而易受輕忽,傷者往往拖到病入膏肓,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才就醫,結果需要更長時間治療才能顯著改善。黃慶雲分析,對於年輕人來說,在各種慢性運動傷害中,尤以膝關節炎及手肘、手腕和髖關節、腳踝等發炎最常見。一般而言,針對上述慢性發炎症狀,中醫以鹿角、當歸、杜仲、龜板、忍冬藤、透骨草、宜梧根等中藥材調理,約7至10天可大幅改善;而不同位置的發炎症狀,可輔以不同的治療方式。例如膝關節是全身上下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,中醫針對膝關節炎的治療手法是矯正關節的角度,通常輕度的疼痛或退化,經過調整回正常角度,膝關節的受力面可恢復正常,關節軟骨不會磨損,症狀立即改善,適用於中、重度的膝關節退化,仍可以明顯減輕關節疼痛;如果急性期疼痛加劇時,則建議採用中藥方、針灸療法、草藥薰洗,加上青草藥膏的敷貼,較能迅速為患者解輕病痛。手肘、手腕、腳踝等處發炎屬「肌腱炎」,又稱「腱鞘炎」。黃慶雲指出,大部分的肌腱發炎都是因為長時間過度使用所導致,但有些慢性疾病亦會造成肌腱發炎,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及痛風等。在中醫的角度上,肌腱炎歸屬於「勞損」的範疇,為「氣滯血瘀」所導致的疼痛,治療上應辨明患者疼痛的部位,使用行氣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中藥,在臨床上有不錯的成效。至於髖關節炎,主要可分為行痹、寒痹、溼痹以及風溼熱痹等類型,可配合中藥內服調理,若有虛證配合補虛,有發炎配合止痛調理,平日保健應注意營養補充,以強筋壯骨。為防範關節反覆發炎,黃慶雲建議,應避免過度運動,並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。

前一頁 後一頁





© 2017 TATYUN All Rights Reserved.
隱私條款 | 聯絡我們


重要聲明: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,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發文者擁有在 TATYUN 張貼的文章。 由於本站是受到「即時發表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,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。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,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US